close

  本報記者 袁貽辰《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16日08版)
  “科技成果轉化怎麼看都是科學家和企業的事情,政府湊啥熱鬧?”
  上海市奉賢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宋公民已經不止一次聽到過類似的話。說這話的人大多會擺出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把資金都投入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上,“不太划算”。
  畢竟,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一直偏低。如果用數據說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在去年的“中國經濟年會”上就透露過,我國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只有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
  說到這個份上,宋公民忍不住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要看長遠的影響,比如調整產業結構、勞動力配置等”。
  在他所在的上海市奉賢區,幾乎把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學研發展上升到了“戰略高度”。 宋公民介紹,除了文教衛等公共事業支出,奉賢區的主要投入都在科技創新領域。他拿出了一組數據,籌建上海交大國家大學科技園,奉賢區3年扶持1000萬元;建設科創中心,奉賢區向上海市爭取到1000萬元資金,自己再掏出1000萬元資金。
  要知道,這些投入對於奉賢區來說,“並不容易”。這個位於長江三角洲東南端的市轄區,離上海市中心城區差不多“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而轄區內的企業 “90%都是中小型民營企業”。
  “也正因如此,我們才要大力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宋公民說,上海是全國科技創新的高地,奉賢區如果維持當下的發展模式,那麼只會“越來越跟不上節奏”。
  這不是一句文件里的空話。前幾年,宋公民曾對奉賢區內的中小企業進行過調研,那時,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奉賢“還有營利空間”。這些企業在面對宋公民的“幫助產品轉型升級”提議時,反應大多“無動於衷”。
  不過,這幾年,這些企業比當地政府還要著急。“他們的產品質量無法提升,賣不出去,企業也因此無法發展。”宋公民說。
  也是這幾年,奉賢區打定了主意,對待科技創新,“要一抓到底,步子快、下手狠”。
  他們想的第一個辦法,是讓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不僅在奉賢“生下來”,還要“長起來”。這些產業園、孵化基地、科創中心在這幾年裡一個接一個地冒出來,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區政府把轄區內的高校跑了個遍,拋出了免租金、免稅、提供扶持資金等多項政策,吸引高校的科技成果到園區孵化。
  奉賢區甚至在2012年9月出台了《中共奉賢區委關於進一步推進區校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用簡單一點的話說,這份文件的核心思想就是“服務高校即是服務發展,發展高校即是發展奉賢”。
  落戶奉賢的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師範大學等高校都和奉賢區簽訂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實驗室設備、初創的公司都進駐各大園區。就連轄區外的上海交通大學,也被當地的優勢政策吸引,將學校的實驗室和孵化平臺搬到了這裡。
  如此“大費周章”地吸引高校科技成果“落戶”奉賢,有青年科技工作者表示疑惑:“既然想要科技創新的項目,直接向上級政府要一些或者吸引成熟企業過來就行,為何要從孵化做起?”
  宋公民一點也不意外有人問這個問題。“我們請進來的成熟項目,能不能在奉賢‘活下去’是個大問題,萬一水土不服呢?但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在奉賢的項目,在‘成長’過程中早就和奉賢聯繫在一起,密不可分。”
  第二個辦法,則是針對奉賢區內的企業。從去年11月開始,奉賢區在上海市率先啟動了科技特派員項目,來自科研院所的專家作為特派員,對接奉賢區內29家企業,這些專家“上門服務”,幫助企業尋找生產技術瓶頸。截至目前,首批科技特派員與企業一起攻剋產業技術核心難題20項,實施重大科技項目8項。今年11月17日,看到效果的奉賢區又順勢啟動了第二批科技特派員聘任儀式。
  此外,奉賢區還搭台,聯繫轄區內的高新技術產業領軍企業和高校科研院所聯合開展科技攻關、共同建立研發平臺、聯合培養人才等,讓優質企業“嘗到更多甜頭”。
  新思路幾年的實踐下來,奉賢區已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果:目前奉賢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387家,其產出已占到全區的三分之一以上,並且每年以較快的速度在增長。科技創業孵化大樓、交大大學科技園南橋園等一批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已建成投入使用。宋公民琢磨著,要不了幾年,等奉賢區養大了“自家孩子”,能看到更喜人的成果。  (原標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政府不能當“看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jzkbod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